夜间
顶点小说 > 大唐第一逆子 > 第645章 李愔借鸡鸭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顶点小说] https://www.iq61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第二天,大明宫顶楼处。


朱山被李世民召见。


却没有让他说话,只是让他等着,毕竟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处理,朱山只不过是一介平民,事情必然是不重要。


同时,杨妃、长孙皇后也在当场。


还有侯君集与高士廉两人竟然也在。


那侯君集上前道:“陛下,臣与高士廉一起想到了一个绝妙的方法,以灭即将到来的蝗灾!”


朱山在一边听着,心中不由得一惊。


他心想,这事得告诉李愔才是。他接着听了下去。


高士廉跟着说:“侯君集在金州发现了蝗虫大量繁殖,并且迅速形成了族群,他得知消息之后,便迅速来到长安,与陛下献计!他心系大唐,让人佩服又感动啊。”


侯君集朝着高士廉看了一眼,表示满意。


但杨妃却是说:“既然发现,为什么不在那里直接将蝗灾灭了,还要等到它们大量繁殖?然后入朝廷之中?这不轻重不分吗?”


这个问题一问,令得侯君集一时无言以对。


是啊,你发现了,怎么不去治,跑来长安干什么?


高士廉立即说道:“侯君集一见如此,便到长安中来,因为长安城中才有人才去灭蝗灾,如果写信的话,一来二去,太费时间,侯君集也是心系大唐,才有此着,他舟车劳顿,不怕累,不怕苦,如此用心,让人佩服,他此次前来长安是对的,而臣不才,纠集了全长安最聪明的人一起,也是想到了办法。”


这人绕了一大圈,又绕了回来。


到头来还是说自己的好。


“是吗?无能,便是无能!说得再多还是无能!”


杨妃十分讨厌两人。


语气变得十分不好。


两人因为官职变低,加上她是贵妃,也便不好说什么。


倒是长孙皇后似乎有意帮着高士廉。


“难得他们有心,陛下何不听听他们要怎么做?否则那蝗灾一来,长安城怕是要受灾了!”


蝗灾自古以来就不是好战胜的。


就算侯君集在那里消灭蝗灾,那也是不可能的。


自己只不过是一小县令,能调动的力量太小。所以到长安来,那是最好的,长安有数百万人,加上李世民的支持,这一次一定成。


“这一点朕深有同感,特别是南边的作物,据朕所知,那小子的作物可都在南边,朕亦是十分想要知道,那些东西种出来后会是怎么样的,如果这次蝗灾一来,他的东西怕是要没了,这将是大唐的第一大损失!”


侯君集与高士廉两人互相看了一眼。


他们也没有想到,如果他们自己动了手,竟然会帮着李愔。


这一点,他们不能释怀。


但事情已经是这样了。


因此高士廉跟着说:“陛下英明,不仅是六皇子的地会遭殃,全城百姓都要落入水深火热之中。”


“没有错,所以你们的方法是什么?”


高士廉这时道:“蝗乃壁飞,夜必赴火。”


蝗虫具有趋光的特性。


所以高士廉经过了研究之后,得到了这个方法。


“喔?然后呢?”


“臣建议修一大堆简易的窝棚,然后将大批的蝗虫用篝火吸引,之后集体焚烧。如此一来,可以灭掉极大部分的蝗虫,而后再发动百姓一起灭掉它们!”


这一招虽然有效,但是成本相当高,而且经常容易导致农田被毁,可以说是不得已的一招。不过效果非常不错,美国人直到19世纪还使用过这玩意的改良版。


那可真是领先世界一千三百年啊。


但真正灭杀的,还有更好的办法才是。


这一个办法就在于李愔那里。


李世民大喜,正要说什么。


却听得朱山哈哈大笑。


这时,李世民才发现,原来朱山还在这里啊。


刚才让他入宫中来,并没有与他说话。


听他说是李愔让他来寻杨妃有事的。


所以李世民并没有介入。


他这一笑。


令得大家纳闷。


这人笑什么啊。


侯君集先道:“你这刁民,笑什么!”


“算你们无知,你们可知,那么做的话,有可能将农田给毁了,那么百姓们靠什么吃饭?还有,这一招的成本太高,时间太长,人力用到的数量更加吓人!这是举国之力去灭蝗虫?”


高士廉不爽。


“那你是有办法?说来听听?”


“办法,我没有!,但子立先生会想!”


“他会想,哼,我不信!”


侯君集表示道。


“对了,你来宫里说要给我什么东西?”


杨妃问道,若不是侯君集与高士廉两人的出现,她早就得到了朱山的东西。


“杨妃,是子立先生托我送这一封信入宫给您,还说让陛下也一起看!”


这话说出,李世民的脸色不好。


为什么还要自己看,如果他不说,自己还会去看,可是他说了,自己有点不想看了。


“让我看看,呈上来!”


杨妃道。


这会儿朱山将信交给了杨妃,杨妃一看,脸上转为喜,同时又是疑惑。


长孙皇后一见这样,也走过去看了。


与之同样的表情。


两人如此,令李世民是纳闷不已。他本不想看的,但都这样了,还不看,自己心里难受。


于是,拿过信件。


一看。


不由得震惊了。


里面说过,他有方法治蝗灾!


“那小子知道如何治蝗灾,这蝗灾的消息不是刚入长安吗?他怎么知道的?”


李世民说道,接着又问:


“那小子要借鸡鸭?整个长安的鸡鸭都要借走?数量一百万只以上。”


“如此,简直太过胡闹了!”


侯君集先道。


高士廉跟着说:“那方法呢?方法没说,后面又说借鸡鸭?他怕是要借走卖掉的吧?”


“陛下,妾身以为,愔儿这么做是有目的的!”


“朕亦不解得很。”


李世民还是不是很了解。


高士廉却是道:“陛下,借的话,到时候怎么还?不如卖给他们,反正他们有的钱,还能创收,那不是更好?”


他的建议竟然让李世民采纳了。


“我看行,就这么着吧,朝廷以比市价卖给他这些鸡鸭!”


完后,便让朱山回来回复。


至于侯君集与高士廉两人的提议,竟然得到了李世民的赞同。


如此一来,大量的百姓开始动了起来。他们开始进行蝗灾来前的准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