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间
顶点小说 > 大明:我的老板朱元璋 > 第379章 盛世不需要皇帝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顶点小说] https://www.iq61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徐达大病一场,虽然因为李伟的功劳侥幸保下性命,但是年纪大了经这么一折腾,身体也是大不如前,并且也比朱元璋的年纪还要大些,已经不堪承受远征之苦了。


驸马府上,李伟正在听陈少锋汇报消息。


“老师,水师里已经安排好了,咱们的人会按时传递消息,您若是有什么命令吩咐我就行,我会尽快派人告诉吕洪他们。”


陈少锋说道。


李伟轻轻颔首:“那就好。”


大军远征在外最麻烦的就是传递消息,像陈少锋他们在中间奔走,来回一趟就得十天半个月的,这也是古代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的根本原因。


想到这里,李伟不禁想起了从前谍战剧里那种古老的电报机,不知道现在能不能做得出来,回头研究一下。


正在两人密议的时候,陈少锋带来守在外面的夜行卫突然匆匆走了进来打断他们。


“公爷,太子殿下来了!”


这个夜行卫一身家仆打扮,丝毫看不出异样,进来后就立刻沉声向两人说道。


李伟闻言,顿时皱眉:“他怎么又来了?”


陈少锋将目光看向他,等着他的吩咐。


“跟我一起出去迎接一下太子吧。”李伟向陈少锋说道。


“是!”


陈少锋起身拱手,李伟也站起身来,带着他们一起走了出去。


几人还没走出后院,就碰上了不请自来的朱标,朱标见到他立刻热情的招呼道:“李兄!”


“太子殿下!”李伟拱手一礼。


“拜见太子殿下!”


陈少锋等人也跟着行礼拜见。


朱标看了他们一眼,问道:“这是明黄学院的学生?”


他挂着书院院长的名头,也去过书院几次,虽然叫不上陈少锋的名字,但也认得是他是书院里的学生。


“是啊,这不是毕业了吗,找我来问问看有没有什么差事可以安排。”李伟随口道。


“这个简单,可以先安排进詹事府做个录事,今后若是表现好孤再提拔他。”朱标笑道。


“呃……”


李伟顿时一愣,他只是随口敷衍,现在陈少锋可是夜行卫的人,若是去了太子府……


嗯,倒也不是不行哈。


陈少锋闻言,也是眼神一亮,若是他进了太子府,那要打探朝政国事可就太方便了。


“谢太子殿下!”


陈少锋立刻拱手谢道。


“嗯,改天你就去詹事府当值吧,我会给他们吩咐一下的。”


朱标笑呵呵的点了点头,还不知自己随随便便就招了个奸细放到了自己身边。


李伟看了看他们,便也顺水推舟应了下来,随后又向陈少锋道:“你先回去吧。”


“是!”


陈少锋再次向他施了一礼,才转身离开了驸马府。


李伟将目光转回朱标身上,问道:“太子殿下今天又有什么事?”


陈少锋等人走后,朱标也放下了身段,轻笑道:“这不是说好了要多亲近一下嘛,你不来找我我就来找你了呗。”


李伟:“……”


他以为那就是客气一下,没想到这朱标还真当个事了,难道以后还要天天来找他唠嗑不成?


“走,咱们边喝边聊。”


朱标毫不客气的上前扶着李伟的肩膀就往屋里走。


李伟有些烦,但又无法拒绝他这位当朝太子,只能命人备下酒菜跟他又胡侃了一通。


……


无边汪洋上,石竣、江龙带领的水师大师劈波斩浪,数日间便跨过了上千里的距离,到达了大沽。


天津卫是朱棣靖难成功后才设立的,此时还不存在,在这附近附近只有一些沿河的水驿和县城。


此时朱棣已经率人在此等候,见到远远驶来的铁甲舰,顿时心神激荡。


李伟率军灭倭的事他也听说了,也知道这种铁甲巨舰的存在,不过这还是他第一次亲眼看见。


铁甲舰的建造周期很长,现在才不过两艘,第三艘还在建,其中一艘派去镇守倭国了,大明境内也就只有石竣他们这一艘而已。


“如此雄师,若能为我所用,今后剑锋所指谁人能挡?”


朱棣望着海上这些水师,有些兴奋的沉声道。


“听说这些都是邗国公的亲信部将,殿下想将其收伏,恐怕很难!”


跟随在他身边的张玉说道。


提起李伟这个邗国公,朱棣脸色顿时有些遗憾。


他几次向朱元璋要这个人都没能要过来,随着李伟晋封公侯,更令他不得不断了这个念想,只是想到如此人才却只能失之交臂,他还是非常惋惜。


不过此时的他也不再是从前那个冲动的年轻亲王了,经过这几年的磨练,脸上再无从前的稚嫩,而是多了几分坚毅之色。


“事在人为,本王倒是想试一试。”


朱棣脸上露出一丝笑容,自信的道。


这次朱元璋把水师和神机营分别调往了山西和北平,归晋王朱棡和朱棣节制,这么安排显然是想让他们瓦解李伟的这些兵马,同时也是让他们之间相互制衡。


朱棡跟朱标的关系最好,是铁杆太子党,有他看着,朱棣想做点什么也没机会。


不过此时的朱棣还没想这么多,毕竟如今太子安在,上面还有两位皇兄压的,怎么也轮不到他,即便跟他来北平的姚广孝屡次教唆,他也仅仅是有了点想法而已,还没有争位的决心。


现在他只想尽快收服这支父皇分派给他的火器大军,然后纵横草原,当个威武的大将军!


铁甲舰上,石竣和江龙站在船头,也远远的看到了岸边的朱棣等人。


“内河窄小,咱们这些船进不去,就在岸边与燕王交接吧。”


石竣说道,江龙赞同的点了点头,随即两人一齐看向身边的吕洪。


吕洪感受到他们的目光,立即拱手道:“听凭两位将军做主。”


石竣和江龙这才笑了笑,下令让船只靠岸。


吕洪虽然只是个刚进水师的新兵,仅是挂了个小旗的头衔,但他们都明白这是李伟的学生,代表的是李伟,他的意见,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着李伟的命令。


水师舰船缓缓靠岸,石竣和江龙一边命人往下搬运粮草,一边带着人去拜见朱棣。


朱棣也并未摆架子,等他们下船后立刻热情的迎了上去。


“拜见燕王殿下!”石竣二人行礼


“呵呵,免礼免礼,二位将军一路辛苦了!”朱棣抬手道。


“谢殿下。”二人直起腰身,石竣又道:“殿下,内河河道狭窄,水师舰船无法进入,剩下的路程就要麻烦殿下了。”


朱棣微微一笑道:“那是自然,本王已经准备好河船,你们将这些粮草在此卸下便可,我的人会接手的。”


石竣松了口气,轻声道:“如此便多谢殿下了,等卸下粮草我等便可回京复命了。”


然而他的话间一落,朱棣却是露出诧异之色,道:“你们不知道吗?陛下令尔等驻军于此,建立卫所,听本王节制。”


石竣和江龙闻言顿时心中一沉。


“可有旨意?”江龙试探着问道。


朱棣笑道:“当然。”


说着,他便命人去取来了圣旨,石竣二人见此,只能跪拜接旨。


朱棣命人宣读了一遍,又明示于二人,二人只得受命。


石竣蹙眉片刻,恭声道:“既是陛下旨意,我等自当遵,以后便要多多仰仗燕王殿下了。”


朱棣见此,顿时大笑:“呵呵,不必客气,本王对火器运用很感兴趣,今后还要向你们讨教呢!”


石竣和江龙对视一眼,他们都感觉到了朱棣的热情,也明白他这样的原因,但他们是李伟的亲信部将,自然不会因为朱棣的一点小恩小惠就转而投向他。


尤其是军中这些大小军官,都是从李伟的贴身护卫中选任的,还有吕洪几人在,即便他们想投向朱棣也没用。


两人跟朱棣客套一番,等粮草从船上搬运了下来,便带领着将士也都下了船,在附近扎营。


本来应该运送完粮草就归京的他们,硬是被一道圣旨留了下来,还要修城建卫,基本不可能再回京了。


这个消息很快经由夜行卫的人传递到京中,送到了李伟手上。


后院的偏房里,谢飞虎代替陈少锋,将消息详细的禀报给了他。


陈少锋进了詹事府,有时候不方便走动,谢飞虎也是他的学生之一,跟陈少锋同样进了夜行卫。


李伟听他说完,蹙眉不语。


兵马被留在了北平倒是在他的意料之中,只是这个朱棣,倒还真挺有想法的,竟然想要收服他的兵马。


朱元璋也是心大,竟敢把这些兵马交给朱棣,虽然只是其辖下的卫所,但看朱棣的表现就知道他已经对这支军队志在必得了。


李伟沉思了片刻,倒没太在意,正所谓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碳,朱棣这种有目的的施恩,自然是比不上他对这个工匠的恩情。


“辽东那边你们继续盯紧了,有什么消息立刻向了禀报。”李伟吩咐道。


“是!”谢飞虎恭声应道。


正当两人密议的时候,外边守着的夜行卫又跑进来禀报:“公爷,太子殿下又来了!”


最近太子往他这跑得十分勤快,连夜行卫都习惯了。


“这家伙怎么又来了!”李伟有些懊恼的道。


“老师,那我先告退了?”谢飞虎问道。


“走吧走吧,我也要走!”


李伟说着,率先转身出去。


不过他不是去迎接朱标的,而是匆匆的跑进了后院。


惹不起就躲,这个朱标实在太烦人了。


“你干嘛去?”


后院正在散步的安庆见他急匆匆的走过,好奇的问道。


“我回房,哦对了,待会太子进来你就说我不在!”


李伟头也不回的道,说着便快步回了屋。


过了没多久,朱标便走了进来,他是太子,府上的下人也不敢阻拦。


朱标走进后院见到安庆,便问道:“李伟呢?”


安庆白了他一眼,不耐烦的道:“他说他不在。”


“呃……”朱标愣了愣才反应过来。


随即笑道:“呵呵,那就是在了,他现在在哪?”


安庆为了避免自己被他缠着,便向李伟离开的方向努了努嘴。


朱标会意,当下直奔李伟所在的房间。


砰砰砰!


“李兄,我来了,快开门吧。”朱标敲门喊道。


李伟无奈的打开了屋门,没好气的瞪了眼安庆,而安庆则若无其事的扭过头去。


“太子殿下。”李伟敷衍的拱了拱手。


“李兄,今日我带了些好酒,咱们一起畅饮如何?”朱标举了举手上的酒壶道。


李伟撇了撇嘴:“不如何,太子殿下政务不忙了吗?”


“呵呵,不着急,也不差这一时半会的,走,陪我喝两杯。”


朱标一点也不客气,拉着他就往大堂走,李伟耷拉着头跟在后面。


酒菜上来,朱标热情的给他斟酒,李伟也懒得再跟他客套了,直接端起来就喝。


朱标见此也不介意,自顾自的给自己也倒上。


“李兄,如今大明国泰民安,唯有北方边患未除,李兄可有良策啊?”


朱标也饮下一杯酒,开口问道。


李伟深吸了口气,淡淡的道:“打铁还需自身硬,只要大明自身强大,边患都不足为俱,相反的,若是自己乱了,自然会给人趁虚而入的机会。”


其实外敌这事没什么最好的解决办法,总不能把大明之外的人都除掉吧?


没了北元,还有倭国、满清,甚至西方列强,敌人是不会消失的,消灭了这个还会有下一个,没完没了,与其天天想着怎么灭掉别人,不如想想怎么强大自身。


现在大明有了火器,只要照着这个方向发展下去,北元就只能永远窝在荒漠上,像后世那样。


朱标听完,赞同的点了点头:“李兄所言极是,对大明来说内忧远比外患更重要。”


李伟看了他一眼,这种简单的道理他不会不懂,天天来烦自己肯定不是为了这点事。


“太子殿下,你不用天天往我这跑,我这个人不喜欢弯弯绕,你有事不妨直说!”


李伟直接道,他实在烦了。


朱标注视着他沉吟了片刻,放下酒杯道,正色道:“李兄,你为大明立正的功劳前无古人,我和父皇都看在眼中,记在心里,将来定不会亏待你的。”


李伟点了点头,眼神催促他略过这些废话说重点。


“以你的功劳,将来即便是封异姓王也无不可。”朱标郑重的道。


李伟看着他,淡淡的道:“所以呢?”


“所以,孤想问你到底愿不愿意随孤一起缔造这大明盛世呢?”


朱标诚恳的问道。


李伟望着他,轻轻叹了口气。


其实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,他也隐约明白了朱标的意图,无非是想让他真心的为大明,为他效忠。


朱标的这些举动肯定是朱元璋默许的,这就是父子俩在办交接呢,把他从朱元璋手上交接给这个未来的接班人。


但是他知道朱标命不长,还没当上皇帝就挂了,而且就算他不挂,他也不想继续留在这封建王朝跟这一代代皇帝耍弄权谋。


李伟沉默了良久,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,而是说道:“那我想先请问太子殿下一个问题,请太子据实相告。”


“你说。”朱标也不着急,抬手让他先问。


“假如盛世不需要皇帝,那太子殿下还要这个盛世吗?”


李伟凝视着朱标,沉声问道。


朱标闻言直接愣住,他想过李伟会问各种问题,问他如何治国,问他今后给封个什么王,这些他都能毫不犹豫的答出来,但他万万没想到,李伟会问出这种奇怪的问题。


盛世不需要皇帝?可能吗?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