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间
顶点小说 > 庶子的小通房 > 第357章 宁毅的辩解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顶点小说] https://www.iq61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宁毅略微思忖后,想着自己跟欣嫔本就什么都没有,清清白白的。


便心中不虚的抬起头来,打算实话实说。


“陛下,臣确实去过欣嫔宫中,可只是为了求她不要隔三差五就将臣妻唤入宫中,那时候臣妻刚怀有身孕,实在不宜西处走动”


说罢,他怕皇帝不信,又赶紧补充道,“不信,陛下可以问问欣嫔娘娘身边伺候的宫女”


皇帝听罢,看了一眼旁边的刘公公,“派人去问一问”


刘公公会意,赶紧到门口吩咐小太监去将原来在欣嫔身边伺候的宫女请来。


皇帝虽然让刘公公去核实,但内心还是不信的。


若他真跟欣嫔没什么,那为什么当天晚上,薛淑妃就遇害了呢?


“薛淑妃遇害,是不是你干的?”


宁毅听罢,心中一凉。


这都是哪跟哪,怎么薛淑妃遇害,也要算到他头上。


真是大大的冤枉啊。


薛淑妃遇害的事上,若说他有什么过错,最多就是护卫不当。


没有及时将凶手害人的把戏拆穿。


那桩惨案,明眼人都能看出来,是后宫争宠的结果。


那时候薛淑妃不仅宠冠后宫,还怀有身孕,更是成为了众矢之的。


要他猜测的话,皇后是最有可能会出手的人。


毕竟皇帝可是曾经考虑过,让薛淑妃当皇后的。


她怀有身孕后,说皇后心中没有危机感,是不可能的。


虽然心中有此猜测,也曾发现过一些端倪。


但作为朝臣,他跟两位后妃都没有利益关系。


自然不会主动相帮哪一方。


薛淑妃遇害那日,他最多就是疏于防患。


虽然心中觉得冤枉,这会子还不能将皇后拿出来说事,来自证清白。


毕竟那是好久以前的事了,要再查,也查不出什么端倪来了。


此时将对皇后的怀疑说出来,岂不是平白跟人结仇?


虽然不能提皇后,但莫名加诸在他身上的脏水,还是要洗一洗的。


他微微拱手,表情镇定。


“陛下,贵妃娘娘遇害,是曹贵人在粥中下毒所致,这是太医跟大理寺共同断定的结果,微臣实在惶恐”


“薛淑妃遇害之前曾收到过一封信,你们金吾卫的侍卫可知道?”


宁毅摇摇头,“侍卫多是守候在宫门外,若带信之人将信藏在衣袖间带进来,侍卫是看不见的”


说罢,他就跪地磕了一个响头,“微臣护卫不当,没能提前发现曹贵人害人之举,实属失职”


皇帝听罢,微微蹙眉。


这番辩驳,并没有打动他。


这时,刘公公带了个小宫女进来。


“陛下,原来伺候欣嫔的宫女带来了”


那宫女进入御书房后,便赶紧跪了下去。


“皇上万福金安”


皇帝朝刘公公看了一眼,刘公公便上前一步问道,“你在欣嫔宫里伺候时,可曾见宁统领去过她宫里”


那宫女见宁毅也在殿内便有些怯怯的,她有些犹豫。


若说去过,那势必会对宁毅的声誉造成影响,届时自己被报复的话,恐怕小命不保。


刘公公见状,便温和的道,“无需顾虑其他,在陛下面前,只需实话实说即可”


那宫女犹豫了一番后,还是决定说实话。


皇上跟宁毅,她还是觉得皇上更恐怖些。


她微微低头,“见过的”


“可知是为了何事?”


“欣嫔娘娘想见宁统领,就频繁的将她堂姐唤进宫来,后来宁统领就来了一回”


皇帝听罢,微微蹙眉。


虽然宫女口中所说,跟宁毅的解释大差不差。


但她还表达了另一个信息,那就是欣嫔确实对宁毅存了别的心思。


这让他心中闷火。


宁毅听得她这番解释,也大感不妙。


这可是男人最忌讳的事,虽然他确实对欣嫔无意,但让皇帝的女人对他动了心,也是有罪。


刘公公见状赶紧摆摆手,示意那宫女退了出去。


那宫女退出去后,御书房内的氛围就比较微妙了。


皇帝率先打破了屋内死寂的氛围。


“既然弹劾你的折子这么多,为了还你个清白,就让大理寺查查吧”


听过宫女答话的皇帝,此刻心中己经十分不舒服了。


虽然惹他动怒的是欣嫔跟薛淑妃的事。


但这俩人都己经死了,要再细查,怕是一时半会也查不出个端倪来。


要发泄心中的这一腔愤怒,便只能从眼前的这些折子上下手。


宁毅听得皇帝这样说,心里一咯噔。


一件莫须有的事,便让皇帝对他起了疑心。


只怕那大理寺查下来,即便他没什么大过错,也不会被轻易接过了。


他虽然心中有些不甘,还是恭恭敬敬的磕了个头,“微臣愿去大理寺,自证清白”


皇帝不耐烦的摆摆手,“去吧”


今日处理的这些事,一首在勾起他不好的回忆,此刻他只想快些结束。


……


宁毅在去大理寺的路上,起初还觉得有些冤枉跟委屈。


后来便释然了。


倒不是他心中坦荡,无惧大理寺的审查。


而是觉得这个时候,若被处罚撤去了金吾卫统领的职位,也挺好的。


最近他其实过得很煎熬。


因为自从跟七王爷府结亲后,他越来越觉得不对劲。


似乎世子并不只是喜欢弄权这么简单,跟蛮夷国的权贵们走得太近了。


这让他不得不往最坏的方向去猜想。


七王爷跟世子,只怕是生了叛国夺权之心。


想当初,将郡主嫁给世子,他们只是想让国公府的权势更上一层楼。


谁知,却攀上了个最危险的权贵。


最近蛮夷族的侍卫在京中的活动,他不是不知。


世子居然可以越过他去,调动金吾卫中的小部分人前去相帮。


这更让他心生恐惧。


若被调动的那些人,在外头做了什么于国不利的事。


这绝对不会被算在世子头上,肯定是他顶包。


他虽然心中对权势有渴求,但还未曾想过背叛陛下。


但世子利用这姻亲关系,己经暗示过他几次,要共创大事了。


他心中自然是不肯的。


说得好听是共创大事,说白了就是谋反。


一个不小心,可是会株连九族的。


他不想牵扯进来,但只要他手中还有金吾卫的权柄,世子就不会放过他这份助力。


唯有失了官职,没了利用价值,才可能被世子放弃。


兴许,那样的话,国公府还能安安稳稳的渡过此次危机。


想到这些,宁毅去大理寺的步伐,都变得轻快了些。


仿佛这时候遭难,反而是上天对他的眷顾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