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间
顶点小说 > 家父李承乾,距离造反剩三月 > 第63章 象儿为何还不上?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顶点小说] https://www.iq61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巳时正(10:00)。


长安东南之地,芙蓉园。


这园子秦朝时就已经开建存世,当时名为‘宜春苑’,待隋朝开皇年间,隋文帝杨坚将其更名为芙蓉园,周回十七里,其内楼阁馆舍、雕栏玉凤。


贞观年间,李世民将芙蓉园赐给了魏王李泰,以示恩宠。


“长公子,芙蓉园到了。”


一辆由三匹白马拉着的马车,缓缓停留在芙蓉园阔气的正门之前,程处弼和秦理一左一右打马相随。


李象已经晋爵为国公,这马车的规格自然也是简单升了个级,由两缸发动机升级成了三缸发动机。


相比较芙蓉园其他几个偏门的车水马龙,这正门倒是显得清冷许多。


虽说今天芙蓉园外客可以进入,但寻常权贵、寒门士子等,只能从偏门进入,这正门只允许京中三品以上高官进入。


“嗯。”


“进去吧。”


车厢内,李象一脸的疲惫。


今天是正月十五,是每月两次的朔望朝会,有着一整套的礼仪,李象从三点半起床出发去上朝,一直到朝会结束,合计六个小时,差点没把他累瘫。


‘果然一群人尬舞,就不觉得尴尬了。’


李象想起今天在太极殿的尬舞过程,每個人都是一脸庄重的对尬,好在昨晚练了半小时,再加上演技过关,不然非得笑出猪叫声。


………………


芙蓉园,紫云楼。


为了这一场芙蓉园诗会,整个楼体做了加急改造,中间三层镂空,居中搭建了一方半丈高、横宽十丈的方形诗台,其上摆放着数百桌案,笔墨纸砚皆已备好。


在这诗台尽头,摆放着胡桌胡椅,有着三人端坐,分别是上官仪、李百药、杨师道,刨除三人其他身份不言,就诗坛地位,皆是当世Top级。


他们将担任这一场诗会的裁决。


再看这三层楼体。


第一层人数最多,大多都是寒门士子和普通官宦人家,乌泱泱的一片,一眼望去,皆是人头。


第二层情况稍好,基本上都是中等门第和一些不愿跟随长辈去第三层的顶级权贵子弟,皆是依栏而立,或是三两分说,或是四五成群,都洋溢着一股兴奋。


如李靖孙女李锦、萧府萧守业、未来的秦国公夫人萧妍、李道宗次子李景仁、英国公李勣次子李思文、柴通、刘敦行等等,都是聚集在这第二层。


第三层则是不同,是一间又一间以落地屏风遮掩的半开放雅间,其内是三品以上的高官权贵,正南面则是宽达十五丈的巨大单间,那是给天子李世民准备的。


三层东面,李象所在的半开放雅间内。


李象看着跟前趴着的徐齐聃,有点哭笑不得,道:“将道,你应该在家好好养伤才是。”


徐齐聃脸色微白,眼中却是充满着期待,他哪怕现在回想起那一句‘燕山雪花大如席,片片吹落轩辕台’,依旧会感到头皮发麻。


他极为期待,今天长公子又将传出何等旷世佳作!


“长公子不用担心我。”


“医官说了,我这个伤只要不乱动,不碍事的。”


“今日得见长公子作诗,我徐齐聃岂能缺席。”


咚~!


这时。


诗台上一道锣音响起,接着有着声音从这一层传来。


“第一场,入围。”


“在场但凡有志者,皆可上台作诗,题目不限,限时一炷香!”


“取三十甲入第二场。”


闻声。


‘不用等二凤么?’


李象微微一顿,目光透过屏风看向三层南面,隐约可见那巨大单间中有着模糊人影。


‘这么低调?’


‘不过也是,今天这芙蓉园里里外外人太多了,要是二凤高调入场,光是清场就是一件麻烦事,而且二凤生性爽快,对这些礼仪并不是特别在意,倒也不奇怪。’


转而,目光看向这楼体中间的诗台。


已经陆陆续续有着人上了诗台,其中不乏熟悉人影,京中这帮权贵子弟,但凡读过两本书的都上台了,都想在这大场面上露个脸。


但最为亮眼的,还得是一个女子,诗台上唯一的女子。


‘李锦。’


李象目光落在站在诗台居中位置,上着一件樱红窄袖衫,下着一条浅紫色曳地流苏长裙,披着一件金红色帔帛,束着未出阁女子偏爱的交心髻,左凤尾眼睑处有着一点紫砂。


‘这妹子怎么一脸不高兴。’


李象在东面,能清晰看见李锦的左侧脸,就差把‘不爽’两个字写脸上,并且黑眼圈很重,似是一夜未眠。


而在三层南面的天子御间内。


李世民优哉游哉的吃着酒,徐惠在他右边,武媚亦是不知道用什么法子也跟来了,静静跪坐在李世民右后侧。


再往后,魏王李泰、晋王李治、蜀王李恪、长孙无忌、房玄龄、萧瑀、高士廉、褚遂良、马周、岑文本等一干朝中重臣,都是到了。


他们都有与李象一般的专属阁间,但都不去,陪着二凤唠嗑才是上上选。


“这是谁家女子?”


李世民望见诗台上的李锦,颇为意外有女子登台。


“此女臣见过,是李靖的孙女。”


长孙无忌在旁开口道。


“哦——。”


“朕素有耳闻,他这个孙女是有诗才的。”


接着,李世民并未将目光长久停留在李锦身上,转而看向他处。


“欣儿也登台了,他也会作诗吗?”


李世民看着狗熊一般身躯的李欣,在仆从搀扶下上了诗台,略有惊讶。


旁侧的李泰连忙笑道:“父皇有所不知,欣儿其实一直都酷爱诗词,只是一直未曾有机会在父皇面前展露,听说父皇要驾临诗会,他可是通宵达旦的准备。”


闻言,李世民笑了笑:“如此甚好。”


“只是,欣儿这是怎么了,为何走路还需他人搀扶?”


李泰暗自咬了咬牙,面上笑着回道:“他疮痔犯了。”


“哦?这般年轻生疮痔。”


“那你要嘱咐他好好养病,不要留下残症。”


二凤很是认真说道。


当年李承乾坠马残腿的这件事,给了二凤很大的教训。


“咦,象儿为何还不上台。”


李世民眉头一皱。


至今为止,这诗台之上,依旧是不见秦国公李象身影。


不仅是李世民在疑惑,这紫云楼内上千人,皆是在寻找秦国公之踪影,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奔着秦国公李象而来。


尤其是二楼南面亭亭而立,着浅红礼衣,单是一个妖娆背影就足令世间无数男子魂不守舍的萧妍,更是在诗台人群中搜索着李象的身影。


她今天出门前用了一个半时辰装扮修容,就是为了今天与未来夫君的再一次相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