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间
顶点小说 > 相声:台上无大小,台下立新坟 > 第531章 曦曦可厉害了是不是!【求订阅】

    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顶点小说] https://www.iq61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“剥不开,曦曦剥不开,曦曦吃不了它了。”


拿着一个花生,曦曦在沙发上用出吃奶的力气也没掰开,最后无可奈何地放回袋子里。


宋接过来,“你生掰它能打开的了吗?得找到这边给它这样掰开,往下捏。”


两只手拿起来,曦曦学着妈妈的样子去剥一个不小的花生,剥开后,模样都惊讶了,似乎没想到还能这样。


“好玩吧?”


“嗯!”


“那把这些都掰开,全看你的了,弄开给妈妈吃。”


“好!”


找了一个免费的小劳动力,宋快乐开花了,孩子不是用来玩的,那还是用来干什么的。


曦曦倒也认真,似乎真认为这是在玩。


而蓝蓝在旁边望着,也被逗笑,伸手摸了摸她认真的小脸,“曦曦越看越可爱!”


“那是,我们一家子的颜值都不低。”宋得意地补一声,可以说是没有这么好的了,要不然怎么能生出这丫头。


“师娘,她多久上幼儿园?”


“还有一年,差不多你毕业上大学了,她就能上,今天我们还去看过了。”


“是吗?到时候接她的活交给我啊。”


越想周顾蓝越期待上大学的样子,因为师父经常给她画饼,画得还挺激动。


“妈妈,给!”


冷不丁曦曦剥开一个后,把煮熟的带着温热的花生米递了过来,宋接过来塞进嘴里,“有想好考哪一所大学了吗?”


“没想过,开学才高三。”


“这个事情越早打算越好。”


作为家里学历最高的一个,宋比较有经验,都告诉学生在成绩出来的那一段时间想专业想大学,但拼搏三年却要用那么点时间思考怎么能够。


而且学生能了解到哪里去,三年都在学校读书了。


所以提前想想是没错的。


于是多问一声,“这次期末考成绩怎么样?”


“年级前十!”


“……”


宋吃着东西无语,料到她的成绩好,没料到好到这种地步,重点高中的年级前十啊。


奖状都拿到手软吧。


不过这样也好,曦曦以后上学的功课有人能辅导了。


今天的左踏清华,右踩北大实在够呛。


而正想着,当妈的忽然发现闺女不递花生米了,转头看过去,发现已经在开吃,自己剥开自己塞进嘴里。


吃的不亦乐乎。


完全忘记刚才要她给谁剥的。


“还真是贪吃啊,我叫给我剥的,不是还答应了吗?”


“嗯?”


像忘记一般,曦曦忽然抬起脑袋愣一下,接着才把剥开的两个花生米拿起来一个给妈妈一个继续塞自己嘴里。


“才一个啊。”


“一个就行了,至少她惦记着你。”


这时候齐云成出来了,看着眼前场景吐槽,“你还让闺女给你剥啊?别让妈看见,不然又得说你。”


宋没话说,只能用笑回答,谁叫闺女剥个花生都有趣,然后缓缓开口,“你要吃吗?不看书啦?”


“刚才鼓曲社那边的先生来了电话,让我想起什么,所以趁着师父、大爷还在,准备排一个活,准备放在鼓曲社那边演。”


听见鼓曲社周顾蓝点动了DNA,眼睛开始冒光,猛然起身贴过去,“师父,我跟您一起啊!带上我!”


“在家歇着吧,我又不是过去玩,是对东西,带你过去也是坐冷板凳。”


“好吧。”


“老公记得随便买点水果回来吃。”宋跟了一句。


“忘不了的。”


三两下收拾收拾,齐云成出门。


他一出门,周顾蓝有点委屈,走几步身子一坠坐回沙发,“师父总是把我当小孩子,我不小了好不好,我都快十八了。”


“好啦好啦!孩子再大也是孩子嘛,说明你师父很关心你。曦曦给你姐姐剥一个花生。”


“好。”


这一次答应,曦曦剥了两个花生,不过也正是女婿出门的动静,让在收拾东西的宋母出来看了一眼,一看发现了客厅的一幕。


自家女儿竟然让三岁不到的小丫头给她剥东西吃,还吃的那么心安理得。


下意识眉头一皱。


“你就是这么养孩子的啊?”


瞧见了妈,宋慌忙地让闺女歇下来,并轻轻拍了拍她小手上的花生壳,“曦曦是在玩嘛,也挺高兴的。您别忙啦,过来吃花生啊,我让曦曦给您剥。


曦曦可厉害了是不是。”


曦曦认真点头:“是!”


小丫头被忽悠得一愣一愣,宋母瞧见都想笑,走过去一家四个女人坐在一块儿开始闲聊天,别看宋母经常刀子嘴,但自己女儿还是自己疼,外加怀孕。


所以平时也是要吃什么就给什么,既然想吃花生给她剥就行了,让曦曦剥?她才多大,真把她当劳动力。


不止她,之后宋父也过来。


一时间宋不知道多幸福。


感觉家里所有人都是围绕她转的。


上辈子修来的福分。


而就这样在家安稳养胎一周后,来到了鼓曲社的演出时刻。


至于齐云成为什么找师父、大爷对东西,主要想多增加一个节目,同时趁他们还在天津,赶紧多演演。


不然去其他城市拍戏就没空了。


他是经理,按捺不住不做事情,师父、大爷来还能更加吸引流量。


现在吸引好了,到时候鼓曲社变成一周六天演出也会轻松一点。


于是周六晚上。


果不其然,郭得刚、于迁两位名字一发出去,吸引不少人。


刚七点钟。


鼓曲社下面的座位便几乎满坑满谷。


只是这一次演出有些不同,老先生没来,大多请的德芸演员。他们不是专业,但学相声时候学过。


足够撑起今天场子。


得让老先生歇歇才是,一直让老先生撑场,过意不去,因为他们并非德芸演员。


只是因为一股子热爱才自愿在这岁数加入到鼓曲社演出。


然而事宜愿为,当听说齐云成终于又来一次鼓曲社的时候,忽然剧场门口多了一位熟悉的老先生。


她一来,齐云成等人连忙从后台出去迎接。


还能是谁,正是张雅丽。


今儿没她的演出,但依旧来了,别说她。


之后李树声师爷也到场。


都是听说他来了,才打算凑凑热闹。


把他感动得不行。


几位老先生这是把自己看得多重要,还自己过来,坐的车都不是德芸的专车,纯属自己打车。


于是连忙让蓝蓝去问好,蓝蓝现在不算鼓曲社正式演员,但时不时地过来,也跟这些老先生们非常熟悉。


到底师父的人气在这。


这个人气不止观众的欢迎程度,还有在老先生心中的欢迎程度,所以周顾蓝自然而然会被关注。


为此她压力不小,身为齐云成的徒弟肯定不能表现次了。


不过就在七点过几分的时候。


她爸妈带着奶奶开车过来了天津。


说好的要过来看演出。


所以一家子过来。


“奶奶,您来啦?”


在鼓曲社门口遇见人后,周顾蓝亲切地叫一声。


老人个子不高,满头白发,抬头看了一眼这个地方。


鼓曲社的装潢不像茶馆那般,就是一个有些气派的小剧场,所以老人忍不住多看。


因为一辈子没来过类似场所。


甚至进去都有些怯。


“你就在这里演出啊?”


“对!我师父带我,我们进去吧。”


“票买了吗?要多少钱?我这里有!”


“买啦!不贵,先进去吧。”


周顾蓝带着自己奶奶进去剧场,后面爸妈跟着。


等进门经过一个走廊,老人望见不少的人,几乎快坐满了,耳边都是说话声,细细一打看,只剩下他们那几个位置空着。


位置并不差,在前几排,视线非常开阔。


坐下后。


一家人在一起,可老人望着还没开演的舞台却愣了好久!


没来过!


一切都是她几十年不曾见过的。


她没什么学历,只读过四年书,十八岁便跟着那老头子。


老头子很喜欢曲艺。


鼓曲、戏曲都很在意。


当初送蓝蓝去学习东西,也是他的主意。


那天德芸社培训班结业,蓝蓝表演完后,老头子还非常得意的跟她说自家孙女多么多么好,比其他孩子都好。


但她不懂啊,哪知道什么鼓曲,平时也懒得关心他这些爱好。


让她去理解鼓曲,无异于让她去了解说唱是什么,然后那么的困难和离谱。


只隐隐约约觉得可能跟戏曲差不多吧,反正那老头子都经常听。


“奶奶,我去后台了!第一个就是我,我要去换衣服!”


“好,去吧去吧!别耽搁了!”


老人生怕因为自己耽搁了她,连忙催促,可孩子真离开后,目光却宛如莲藕丝一般没断过。


直到孩子不见才安安稳稳、安安静静等着最后那一点开场的时间。


“家里人过来了吗?”齐云成见闺女回来,问一声。


“来了。”


“先去换衣服,又给你做了几件,之前十四十五岁做的旗袍都只能当摆设了。”


“谢谢师父。”


带上衣服,周顾蓝笑吟吟的去向换衣间,她一走,齐云成则转身跟师父、大爷聊天。


聊着聊着,七点半到达,剧场在掌声当中开场。


一如既往杨鹤同主持,在主持的开场白当中,他提到了一点。


那就是只要观众坐得住,会加演。


因为来了几位老先生,不可能坐冷板凳。


所以剧场还没演倒嗨了。


有老先生加演,今天票价不知道值当到什么地步,本来齐云成、郭得刚、于迁就是今天最大的看点。


现在多了不少。


说完事情,杨鹤同终于开始介绍人。


“那么接下来要表演的这一位,有熟悉的也有不熟悉的。一个小女生,我师哥齐云成的鼓曲徒弟。


去年拜的师。


年轻人能表演鼓曲非常不容易,希望大伙儿多鼓励鼓励。


让我们掌声有请周顾蓝表演《庞统献计》,伴奏:……”


天底下都是有关系好干事,师父是齐云成,瞬间让周顾蓝在同龄人当中更容易记住。


要不说干曲艺的拜师很重要。


掌声一起,演员一上台。


穿着旗袍的周顾蓝出现在众人的视线当中,当初十四五岁的她还略带青涩,现在上台明显不一样。


无论什么方面都要熟练和自信许多。


“蓝蓝穿这衣服真好看。”瞧见自家孙女,下面老人面带笑容说一声。


周顾蓝的父母自然点头应和。


紧接鼓套子、弦乐动静响起,然后引来唱腔。


“赤壁鏖兵见奇才,神机妙算巧安排~~


蒋干盗书曹操中了周郎计,实可叹蔡茂张允一命哀~~


蔡中蔡和受命诈降到江左,引得那周瑜定计打黄盖,他是一家愿打一家愿挨~~”


……


演员的唱词唱腔都不错,尤其开口那一刻,观众觉得味道来了。


虽然她一直在读书,但水平却也一直在涨着。


这让齐云成都感慨自己徒弟的厉害,两边竟然都没耽误,看来以后不能光给她画饼了。


得好好给她计划。


而鼓曲这玩意,听起来很像念诵,但又自由活泼,变化较大,所以多听听会觉得唱腔好玩。


但唱词就不一定了,不像相声那么大白话。


很多是根据故事创作出来的词,要是不懂故事,可能全程一头雾水。


此刻下面的老人就是这种状态。


听不懂啊,真听不懂孙女唱的是什么,哪怕一个词语都是如此,所以那原本高兴的表情肉眼可见的多了几分自责。


“老头子,你说当初我要是多听听这些该多好。”


老人不爱这些,大半辈子都跟油盐酱醋打交道,甚至那个年代吃了不少苦,但为了眼前的孙女,却后悔没有早一点去了解。


因为不想不理解老头子还有孙女的那种喜悦,奈何她就是不理解,连是不是好都不清楚。


各种的难受和心堵。


然而就在老人不知道该怎么办,如坐针毡的时候。


旁边却机缘巧合传来几道声音。


“嘿!真不愧是云成的徒弟,唱的倍儿好!小小年纪气息这么足。”


“声音听着好听,有特点。”


“我就是纳闷齐云成干嘛不收相声徒弟,却要收鼓曲这边的徒弟?论相声小岳他们都收了,他应该也可以吧。


我还盼着他能收谁呢。”


“谁知道去!不过倒也理解,真有一个好的鼓曲苗子,不收白不收啊。”